小时候咱们总会问爸妈:我从哪儿来的?十有八九,爸妈会开玩笑说:“从村口的垃圾堆捡来的!”那时配资网上,咱还真信了,偷偷跑去垃圾堆看看,想着能不能捡到个弟弟。但等长大了,才琢磨出不对劲——我们这人类的祖先,应该不是从某个星球的垃圾堆捡来的吧?今天咱就用东北话唠一唠,人类的第一对男女是怎么诞生的,保证比那些胡说八道有意思!
一、320万年前的露西:咱们的远祖?
提起人类的祖先,很多人想到的就是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露西化石。这个“露西”可真是老得不行,生活在320万年前,算是咱的“老姑”。不过别看名字很响,她其实身高只有1米1,脑袋的容积也就400毫升,差不多是个核桃的大小。别以为她看起来像电视里的猿人那样威风,其实她跟咱村头的小杨树差不多高,脑袋也不比核桃大多少。
再后来,到了2023年,科学家发现了比露西还要古老的化石——44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。这可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科动物。从腿骨看,祖先们已经开始学着直立行走了,不像黑猩猩那样弯腰驼背。可是,虽然能直立走路,但这时候的祖先,跟黑猩猩也差不多,还是在树上摘果子、抓虫子,根本没有工具,也不会喊“哎妈呀”。他们的生活方式,跟现在的黑猩猩基本一样。
咱东北人说话直,话说回来,虽然这些祖先能站起来走,但其他方面可完全不像人类。不过,能从爬着走到站着走,这已经是大进步了。就像咱村子第一个学会骑自行车的,刚开始摇摇晃晃,后来不也骑得溜直了?进化也一样,一步一步地来。
展开剩余79%二、180万年前的技术流:北京人会玩火,脑袋变大
再过了一百多万年,到了180万年前,终于有人脑袋开窍了——直立人来了!这批祖先,脑袋的容量增长到1000毫升,差不多是两个核桃那么大,接近现代人的三分之二。比如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和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,都是这一波的“技术流”。
这批祖先最厉害的地方就是,他们学会了用火!这可是一项重大发明,就像咱屯子第一次用电灯一样,简直是开创了新时代。有了火,不仅能烤肉、驱赶野兽,晚上也能照亮家里。有了火,脑袋更灵活了,他们开始用石头做工具,虽然那时候的工具还比较原始,但比起之前完全靠手抓东西,已经是飞跃性的进步。
这时候的祖先,就像咱东北早期闯关东的汉子,虽然生活依然艰苦,但已经有了“过日子”的模样。会用火、会做工具,这些都为后来的“学霸”奠定了基础。进化就像攒钱过日子,一点点积累,日子才会越来越好。
三、20万年前的智人:真正的学霸,脑袋跟现代人差不多
又过了一百多万年,到了20万年前,智人终于登场了!这个阶段的祖先,脑容量达到了1350毫升,跟现代人基本差不多。比如2003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奥莫人化石,就是这一代的代表。
智人可厉害了,不仅脑袋更大,还能解决问题。以前的祖先说话只能发出哼哼的声音,而智人已经能流利地说出更多的词汇。以前他们做工具完全是胡乱敲打,而智人能把石头打磨得光滑,还能用骨针缝制兽皮。这就像咱屯子第一个考上大学的,整个村子的水平一下子就提高了。
智人最牛的地方,是他们学会了团队合作。以前大家都是单打独斗,而智人能组成猎人小队,分工明确,打猎时一个负责堵截,一个负责放箭,配合得天衣无缝。这就像咱东北的婚礼,七大姑八大姨齐心协力,热热闹闹把事办好。有了这本事,智人慢慢扩散到了全世界,最终成了地球的主宰。
四、没有“第一个男人女人”,进化是大家一起变的
说到这里,有人可能会问:那第一对男人女人是怎么来的?其实,进化并不是突然蹦出来的“完人”。这就像咱屯子谁是第一个会说普通话的,谁也说不清。科学家解释,进化是一个慢慢的过程,不是某个特定的人突然变成了完美的个体,而是一群人渐渐地变样,最终形成了现代人。
举个例子,想想以前咱屯子穿的是补丁衣服,突然有一户人家做了新棉袄,渐渐地,其他人也学会了做新衣裳,最后配资网上全村人都穿上了新棉袄。能不能说清是哪个人第一个穿上新棉袄的?当然不能!因为大家都在一起慢慢改变,最终形成了新样式。人类的进化也一样,是基因逐渐变化的结果。
咱东北人常说,集体的力量最大,进化就是一个群体逐渐变强的过程。没有哪位祖先是“天选之子”,是大家一代代努力,才能让我们变得更好。
五、线粒体夏娃和Y染色体亚当并非一对“夫妻”,差了几万年
有些人常说,咱们人类有个共同的“老祖母”,叫线粒体夏娃;还有个共同的“老祖父”,叫Y染色体亚当。听起来很神秘,但其实,他们根本不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,就像赵本山和小沈阳,虽然都姓赵,但年龄差了好几十岁。
线粒体夏娃大约生活在15万年前,她的线粒体基因(也就是母系的“户口本”)一代代传给她的女儿,再传给外孙女,最终所有女人身上都有她的基因。至于Y染色体亚当,他大约生活在20万年前,Y染色体(父系的“户口本”)只会传给儿子,再传给孙子,最终全世界的男性都继承了他的基因。
但他们并不是“第一个男人”和“第一个女人”,他们只是在当时那一群祖先里比较幸运,能把基因传下来。就像咱屯子里有些家族曾经人丁兴旺,但有些家族因为没儿子,家谱就断了,能把家谱传下去的,就那么几家。
六、总结:进化是“大家一起变”,没有孤独的英雄
到这里,大家应该明白了:地球上并没有什么“第一个男人”或“第一个女人”。人类的进化是一个集体的过程,大家在一起慢慢变强。就像咱东北的酸菜,不是一颗白菜泡出来的,而是一大缸白菜逐渐发酵,最后变成酸菜。
线粒体夏娃和Y染色体亚当,只是基因传承的“幸运儿”,就像咱屯子里的老匠人,把祖传的手艺传了下来。进化讲究的是群体的力量,而不是孤单的英雄。
小时候,爹妈说我们是捡来的,那不过是逗咱玩;长大后,我们明白了,咱是无数祖先一点点努力积累出来的,每一个基因的变化,都是老祖宗们智慧和奋斗的结晶。这比什么“捡来的”更让人振奋,因为我们身上流淌的是几十万年的奋斗血脉!
最后,别纠结“第一个”是谁,重要的是我们现在能过得好。人类进化的故事告诉我们:生活是一步步过得更好的,才能积累出本领,走得更远。我们要做的,就是把这股劲儿传承下去,好好过
发布于:山西省亿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